当前位置:教改动态>正文

“人体解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改革案例-刘宇炜/江汉大学
发布者:zlgc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9-12-03    查看:1598  次

案例名称:“人体解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改革案例

人:刘宇炜

所在单位:江汉大学

 

《人体解剖学》课程团队经过5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列课程集群体系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性手段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逐个击破。数据证明我们的教学体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在线课程真实利用率,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活动中课程教与学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创新性解决方案:

1、媒体直观性不足

传统教学活动中采取PPT为载体的媒体形式,此种2D为主的媒体形式难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立体感,严重限制的教学直观性。使得学生理解重要的器官毗邻关系变得困难重重。

解决方案——媒体形式与媒体技术创新:利用全息3D数字人体建模软件与无线映射技术实现媒体从2D至3D的全面升级,与“新医科”即新兴智能医学,即传统医学与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进行融合。我们已经在课堂上运用到了这一技术,并结合Essential Anatomy、Complete Anatomy等APP来辅助教学,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在线理论学习结合起来,真正把系统解剖学知识放进了学生的口袋里。(更多信息请参阅附件1、2:无线映射技术,3D数字人体示例)

2、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学习模式

由于知识容量大,理解记忆难度大,学时有限,在传统教学活动中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手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互动,严重缺乏小组合作,严重缺乏质疑与争论。

解决方案——翻转课堂内容设计创新:以在线课程为支撑的全程翻转课堂,精心设计知识点,对知识体系创造性重建,使课堂充满讨论,分析,质疑,甚至是争论。(更多信息请参阅附件3:翻转课堂知识体系重建)

3、缺少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虽然有大量的平时作业,实验报告,章节测试等评价手段,但这些评价手段都是用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属于终结性评价。现行缺少行之有效,操作简便的过程评价与激励体系。无法有效应对学生“刷”在线学习数据等行为,无法真正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性。现阶段迫切需求一种操作简便,效果突出的过程评价体系。

解决方案——双向权重形成性评价体系创新:探索并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操作简便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双向权重评价体系。(更多信息请参阅附件4:正负双向权重形成性评价体系)

4、立德树人理念的培养

解剖学作为医学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精神,通过课程的严格要求,建立医学专业学生对待生命、对待医生这一职业的敬畏心态。在局部解剖学教学开始前,我们要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在教授学生解剖知识同时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在正式解剖操作前,要求全体师生身穿白大褂,面对遗体静默三分钟,并诵读解剖学誓词:无言良师,授吾医理;敬若先贤,临如活体;正心躬行,追深辨细;德彰术精,修成大医。在最后一次解剖操作完成后,要求学生对遗体进行缝合,举行鞠躬告别仪式。同时,每年3月26日,在武汉红十字会的组织下,科室全体老师和学院医学生在石门峰公墓扫墓。通过以上的医学人文教育实践,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认真的对待每一次解剖操作,不辜负捐献者的崇高善举。

课程应用及校内外推广:

团队所建设的在线课程体系已经在我校所有人体解剖学相关课程大范围投入使用,迄今为止惠及校内学生人数已经超过2800人,访问量已超过3540000人次。并上线至两个全国性课程平台,迄今为止总计接纳校内外学生1978人。

近五年来,团队在江汉大学进行在线课程建设与运营经验分享13次,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在线课程建设培训5次,团队的实践成果被江汉大学树立为校在线课程运营标准,为江汉大学制定《在线课程应用实施与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性文件提供重要实践基础。团队以专家身份前往外校进行在线课程建设专家见面会2次。